11月11日,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校党委书记胡金波,统战部部长、党办主任王云俊,校长助理吴俊等一行走访调研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金鑫荣就出版社开展主题教育以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做了主题汇报。南京大学出版社紧跟南京大学“双一流”的建设步伐,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落实国家重点项目规划、精品学术力作出版、推进学术“走出去”工程、构建学术评价体系、人才队伍与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打造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南大社作为精品学术的出版高地,位列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一方阵。在未来的工作中,南大社拟创建一流的特色化双创园地、设立“南京大学卓越出版基金”,以助推南京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大学出版社,彰显南大学科特色,弘扬南大学术风范。
胡金波书记充分赞扬了南京大学出版社近几年的工作,总结并肯定了出版社的主要成绩:一、坚持正确导向,服务大局意识强,积极承担了《南京大屠杀全史》等重大主题出版项目,充分体现了南大社的责任和担当。二、出版了一批以200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为代表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好书。三、在大学出版社激烈的竞争当中异军突起、亮点纷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出版格局。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作为一家特色的文化企业,走在南京大学众多校办企业的前面,为学校做出了贡献。五、注重对外交流,积极探索与东京大学出版会、莫斯科大学出版社等境外一流大学出版社和出版机构合作模式。在主题教育学习方面,南大社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召开了动员大会,安排了系统的学习。
站在新的起点上,胡金波书记认为出版社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传播、扩散南京大学优秀科学研究成果的“组织者”。在组织的过程中,平衡好“两个效益”。没有社会效益,企业“走不动”;只有社会效益,企业“走不远”,大学出版社应当做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起大学出版社的“初心”与“使命”。坚守高品质的学术出版,应当是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硬核”实力。
其次,当下传统出版面临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但在传统媒体行业中,出版业应当是朝阳产业。在时代的发展面前,出版业有两个变化:第一,大学的图书馆在经历筹建设计、信息网络化以及数据库建设后,收藏更多的纸质图书,将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第二,阅读的载体虽然在变化,但人们依旧热爱阅读,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会偏爱纸质书籍带来的阅读体验。可见,出版业是有生命力的,随着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步伐,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世界新兴的学术中心,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前沿的出版中心。
胡金波书记强调,在中国强起来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出版业作为朝阳产业,就应该有朝阳心态。首先,认清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初心”和“使命”的延伸与拓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现和表达。其次,坚持学术精品和市场规律相行不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双提升。第三,要实现“强队伍”和“增效益”的相互促进。南京大学出版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取决于优秀的领导班子,其次是优质的员工队伍,第三是摸索出适合出版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第四是建立了南大社特有的文化理念。当下,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素,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有关重要论述,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出版为人民”的宗旨,不动摇、不偏废。
胡金波书记最后总结,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南京大学的发展,有它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出版的宗旨在于传播知识,传播信息,传播文明,传播进步,希望南京大学出版社坚守优良业绩和精品意识,继续努力,越办越好。